
安徽博物院公眾教育活動
- 安徽博物院
- 時間:2021-02-01 16:20
安徽博物院以博物館文化為依托,重視中國傳統民俗、節慶文化的弘揚與推廣,重點針對低齡兒童開展節慶親子活動。活動時間安排在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七夕、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,內容包括節慶文化介紹、傳統民俗體驗、互動游戲、手工制作等,讓孩子們在博物館里體驗文化,感受快樂,吸引更多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走進博物館。
二、青少年“夏(冬)令營”主題教育活動
每年寒暑假,針對青少年不同年齡層次,開展豐富多彩的“夏(冬)令營”主題教育活動。這其中既有“小小講解員”夏令營、“小小原始人”冬令營等保留內容,也有諸如“尋龍記”、“陶瓷小藝人”、“青銅鑄造師”等不同主題的各項活動,深受歡迎。
“小小講解員”夏令營活動自推出以來,已成為安徽博物院的品牌夏令營項目。活動采用“看”、“聽”、“寫”、“說”相結合的互動形式,更加靈活地將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,既深入學習了文物知識的同時,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,更培養了孩子們勇于展現自我的自信心。

活動以“探尋人類起源的奧秘,體驗史前生活的艱辛與趣味”為主題,將知識小課堂與體驗互動相結合,為兒童生動展現了一幅安徽大地上史前人類的生存畫卷。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“原始人的石器工廠”、解讀“原始人的聚落生活”,探秘“原始人的圖騰崇拜”,體驗了石器打磨捆綁、史前祭祀、鉆木取火、狩獵與房屋搭建、“玉器”制作、拉坯制陶等“原始人生活”,讓孩子們在玩中分享知識與快樂。
每年三月“雷鋒月”期間,社會教育部走進鄉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,為鄉村兒童送去博物館文物圖片展和文博小課堂。活動中還組織城里的兒童與鄉村兒童“手拉手,共成長”,大家共同聆聽文博知識課堂,參與游戲互動。

四、安博人文小講堂
安博人文小講堂自2014年推出至今,先后邀請文物、書畫、民俗等專家老師為青少年講解介紹相關文化知識,先后開展了《八大國寶》、《金秋雅韻 翰墨飄香—— 文房四寶與中國書畫》、《傳統民俗》等內容,將博物館文化推廣出去。

五、文物知識課堂
按照標準設計將博物館文物知識設計成標準課程,針對不同年齡層次授課,以展廳參觀、課堂授課、參與體驗等形式開展,即可安排在博物館內,也可帶進學校課堂。
六、臨時展覽主題活動
針對我院開展的臨時展覽內容,設計開發相關的主題活動,吸引更多青少年走進博物館。近年來,先后開展了“我是紅軍小戰士”、 “走進神秘的西夏王朝”、“房子里的故事”等主題活動,反響積極。

“宣講小分隊”進基層活動
安徽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以“宣傳安徽歷史文化、弘揚中華文明”為宗旨,根據館藏特色,將一些有價值、有影響、有知識的歷史事件、文物故事等編寫成專題,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學校、部隊、工廠、機關等單位開展知識宣講活動。

文化體驗交流活動
一、安博之友書畫筆會交流活動以婦女節、重陽節、中秋節等節日或書畫展覽為契機,組織安博之友書畫愛好者開展書畫筆會交流活動,以書畫會友,弘揚中國書畫藝術。

二、安博之友文化雅集
推出安博之友文化雅集(琴、茶、花、香等)系列活動。2016年,安徽博物院社會教育部聯合華夏茶書院,首次舉辦 “古琴雅集”活動,特邀社會古琴文化愛好者一起品茗撫琴。活動中,我院首次向公眾現場展示了一件館藏古琴——清代道光九年張文魁斫制的仲尼琴。多位古琴愛好者現場彈奏了《關山月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流水》等多首經典琴曲。
三、安博之友文化考察
聯合社會相關機構組織,開展安博之友“文博行天下”文化考察活動,先后走進景德鎮、馬鞍山、揚州、安慶等地,舉辦了“陶瓷探源”、“禪宗尋根”、“古運河考察”等文化考察活動,效果顯著。
編輯:夏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