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安徽文明史陳列
- 安徽博物院
- 時間:2021-02-01 17:49
安徽地跨長江、淮河,自然地貌多元,文化兼有南北,在中國文明發展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安徽人類歷史可上溯至200多萬年前,各地發現的石器時代文化遺存,顯示了安徽境內氏族社會文化的高度發達。夏商周時期,方國林立,至戰國統一于楚,禮樂制度深受中原王朝影響,皖南銅礦的采冶為中國青銅文明的輝煌做出了重要貢獻。秦漢之際及魏晉時期,留下眾多遺址遺跡。漢代經濟、文化、科技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隋唐宋元時期,以大運河為代表的水陸交通發達,帶動了安徽及東南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,成為全國經濟重心南移的發端。明清時期,徽商推動了中國城鎮經濟和文化的發展,為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。鼎盛于清中葉的桐城文派,為中國文學史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。本陳列選取體現安徽各個歷史階段社會發展代表性的文化遺存、珍貴文物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,從不同側面反映安徽歷史文明發展的脈絡。
編輯:夏青
分享到: